加拿大,一個尊重民主及自由化的國家。“包容”“平等”體現在方方面面。比如:教育。在學校,學生和老師之間是平等的關係,互相以名稱謂,老師與學生互相尊重。因此,很小就離開父母一人遠渡海外求學的小留學生們常常能從學校老師間感受到濃濃的關懷。

However,好多學生家長對西方教育仍有一個未深入瞭解的誤區,即“放養式教育”。“放養式”其真正的含義是對每一個孩子保有“創造力”,不扼殺其天性,不抑制其想像力,而非真正的在教育上的放鬆。
“Three-strikepolicy”(三振出局規則),是否有聽過北美教育中學校的“Three-strikes”呢?近年來,有幾所加拿大頂級私立高中都給部分學生發出過警告信,總結幾點:不尊重老師,學習態度不端正。
具體事例:
1.拒絕服從老師合理的安排;
2.上課時間打電話、聊天;
3.對老師使用不文明用語;
4.出勤率低、作業未達標;
5.作弊抄襲…
在平等的環境基礎下,對於規則加拿大學校往往還是會onemorechance,但如多次觸犯,也只會按照“three-strikepolicy”來執行。成績好不代表真正的優秀,過往的成就也只是暫時的外在“標籤”。也會有國內的天之驕子們在進入到另一個環境生活及學習後,暫時變得茫然且不知所措,不懂得如何去學習文化和適應環境。也會因為眼前的困難和阻礙,造成退卻心理及負面情緒。
在我們成長的每一個階段,總會有那一個良師益友:指引正確的方向,給予無比的關懷。帶著熾熱的光芒及正面的影響力,無形中規劃著我們的每一個“拐角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