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歐洲時報》英國版刊登文章,就“畢業後回國嗎?”這一問題對曾在英國留過學,經歷過求職浪潮的“過來人”們進行了採訪,與大家分享他們的經驗。

文章摘編如下:
“畢業後回國嗎?”這應該是留學生們在畢業季,被問到最多的問題。
根據英國高等教育統計局(HESA)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自2012年開始,中國在英留學總人數遠遠超過其他國家,2016-2017年,有將近1/3的非歐盟學生來自中國,總人數達到95090人。
據《每日郵報》報導,中國是申請2019年秋季入讀英國大學人數大約10萬名,成為最大的海外學生群體。教育部發佈的《留學人員回國報告》顯示,2018年度中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66.21萬人,其中,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到了51.94萬人。
從數據上來看,留學生似乎還是較傾向於畢業後回國發展。那麼,如果選擇留在英國發展,到底是什麼樣的狀態?畢業後究竟選擇留下還是回國發展?最近,記者特地採訪了幾位正在英國工作或曾經在英國工作過的小夥伴,希望他們的經歷可以為即將畢業的留學生們提供一些建議或指導。
“找工作成本很低,得敢去試”
鑠傑 投行軟件工程師 愛丁堡大學畢業 T2工簽
鑠傑本科是在傳媒大學念的,因為對語言比較感興趣,理科生出身的她選擇了英語專業。嘗試了幾段翻譯相關的實習後,她感覺這並不是自己喜歡的領域,所以想在研究生階段找個偏技術的專業來讀。在經過多方瞭解反覆篩選後,最後瞄準了愛丁堡大學“語音和自然語言處理”專業。
雖說鑠傑本科有一定的語言背景,但是研究生課程會涉及到大量計算機課程的學習,需要編程,這和她以往的知識儲備差別甚大,可以說幾乎沒什麼重疊,所以毫無意外地,學校面試第一關她就被卡住了。
鑠傑說,“參加學校第一次面試時,我跟導師說,沒關係,不會的我可以學。”
導師耿直地甩給鑠傑兩條網課鏈接,一門是語言學,一門是計算機科學入門。她回憶道,“導師說,你先把這兩門課學了,如果覺得可以咱們再念。”
鑠傑骨子裡本身就有股不服輸的勁兒,再加上自己是真的感興趣,苦學兩個月後,她再次參加導師面試,順利拿到offer。
由於專業跨度大,靠短期內學到的計算機知識很難支撐她繁雜的課業,所以研究生階段她只能現學現用,雖然壓力很大,可她堅持下來了,最後不僅獲得一紙令人豔羨的成績單,還順利進入投行做了一名軟件工程師,專業寫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