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在外,一些華人留學生受困於語言和文化的差異,很難融入當地社會。如何真正融入是很多留學生的永恆話題,語言固然是一個重要的障礙,但更重要的是思維方式需要改變。

兩年前,我朋友的孩子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讀商科,畢業後卻面臨遲遲找不到工作的窘境。他很苦惱,為什麼當地的孩子更容易找到工作,我的成績比他們好,為什麼卻找不到工作?是不是加拿大社會對外國留學生有歧視?帶著這樣的疑問,他找到了我。跟他交談以後,我得出一個結論,很多國內留學生由於來加拿大比較晚,語言表達有困難,在平日的學習和生活中,缺乏融入加拿大社區的經驗,這使得他們畢業後,在尋找工作的道路上缺乏機會和競爭力,從而遇到了很大的困難。
找到問題以後,我首先幫他修改簡歷,發掘他的特長,同時鼓勵他多參加商業信息的諮詢活動,獲得Networking的好機會。在這些活動中,他也有了接觸到資深銀行業從業人員的機會,最終他在加拿大一家很大的銀行找到了工作。
從這件事情上我認識到,對很多留學生來說,考上海外名校並不是最難的,融入當地社會,培養自己對北美社會的認識,結交朋友,增強自己的競爭力才是未來能立足社會的關鍵。其實融入社區,對留學生來說不僅僅是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就結束了,重要的是通過融入社區瞭解社會,結識更多的朋友。而這些朋友,能給予自己幫助和引導,同時自己也能去幫助和啟發其他有需要的人,讓自己的人生更有價值和意義。
那麼在北美的加拿大,參加怎樣的活動才能真正幫助自己融入社區呢?我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第一個方面,要多參加各種各樣的課外活動,這是留學生融入社區的一個非常好的辦法和途徑。課外活動有多種多樣的,如為社區老人院服務,在幫助他們過程當中,能夠認識和瞭解自己所在的社區瞭解加拿大社會。
第二個方面,是參加一些訓練領導力的活動,培養自己的洞察力、表達能力、合作能力等等各方面的能力。
第三個方面,參加各種文體娛樂活動。這些運動能讓自己身心健康發展,同時也是結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的一種途徑。
說起這些課外活動,國內家長往往忽視了,他們更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把分數當做唯一衡量學生的標準。但是很多學生在高壓的學習下,成績好像是進步了,但他們缺乏對社會的關愛,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從而缺乏獨立的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事實上,各項課外活動才能幫助學生鍛鍊培養各種能力。
我有一個學生,他在國內的成績非常好,留學加拿大以後,遇到老師給他佈置作業,他就問老師標準答案是什麼。老師說,沒有標準答案,你需要蒐集資料,自己思考得出自己的分析。但是一個星期後,他交了白卷,老師對此非常不解。我瞭解後才得知這位同學在國內接受的是標準化、統一化的教育模式,導致他無法適應加拿大的不追求標準答案的教育思維方式。事實上,這種死讀書讀死書,不主動探求解決問題的學習方法是中國學生教育中常見的弊病。為了消弭這種弊病,多參加課外活動,接觸更多的社會問題和社會現象,是訓練自己思維方式非常有效的方法。
我曾有學生去中國貧困地區閬中支教。他們到了農村才發現那裡和他們的世界非常不一樣,孩子們沒有走出過大山,他們的英語老師,可能還沒有受過良好的英語的訓練,跟國外交流非常少。我們的學生去了以後分配到各班,按照自己編的教材給他們講課。很多學生開始不知道該怎麼編英語教材,也不知道該怎麼講課。但當他們看到農村英語教育的現狀,激發了他們的愛心,他們覺得他們有能力去幫助他們。因為畢竟他們是在加拿大學習成長,對用英語教學有信心。於是他們做了充分的準備,連夜加班,不斷的修改講稿。在一個星期的扶貧教育當中,他們幫助孩子們提高了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幫助當地的英語老師練習發音和對話的能力。
這個過程當中,他們不斷吸取經驗,反思教學中需要考慮什麼,自己學習和教學有什麼不同。通過這次實踐活動,他們的領導力、交流能力與合作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鍛鍊。同時他們對中國農村地區的教育經濟有了更深刻的瞭解,反過來也激勵他們在選擇自己的大學目標和未來人生方向上面,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當他們從支教的第一線回到多倫多,回到學校學習的時候,家長和老師都感覺到孩子們更有動力,更明確了方向,很多家長反映說,孩子從中國支教回來,整個變了一個模樣,這種變化無疑是令人驚喜和感動的。所以,參加社會活動融入社區,在幫助他人的同時,其實自己也在受教育和受幫助,收穫是大於付出的。
對於參加課外活動,很多家長還有另外一個誤區,就是覺得課外活動中的義工小時數很重要。曾有一個學生,幹了1400多個小時的義工。這種精神是很不錯,但是不是義工小時數越多就越好呢?其實不是。往往有些學生為了熬高中畢業證要求的40個小時的義工數,很多人重量不重質。有的家長為了孩子考名校,考慮義工完全是為了湊小時數。其實義工小時數絕對不是衡量義工的唯一標準,大學的招生老師看重學生在義工當中做了什麼學到了什麼,而不只是義工小時數。
我的兩位學生,分別考上藤校和西安大略大學,他們都做了很多義工,但是也沒有到1000多小時。他們做義工,更重視的是義工活動的三個方面。一個方面,義工活動能夠鍛鍊自己的領導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第二個方面,義工活動能夠讓他們去瞭解和認識社會。第三個方面,義工活動能夠鍛鍊他們的責任感,挑戰自己。
從這些方面出發選擇義工活動,才是有意義的義工活動,申請名校才有競爭力和說服力並且通過這種課外活動,加深對社會的瞭解,對未來選擇大學專業才有幫助。那位藤校的學生曾談到。他在上一個聯邦大選當中做義工,在這個過程中,他認識了加拿大社會政治體制,從而立志學習國際關係和政治學。另外一個學生選擇大學的專業,也是因為他在暑假的社會實踐當中,在一家企業學習人工智慧,激發了他對計算機的興趣。所以他決定報考的大學專業都與之相關。
在課外活動中還要注意合理計畫。因為很多課外活動如果缺乏規劃,最終會浪費時間。並且達不到預期效果。高中生學習都非常緊張,只有很好的規劃,才能夠讓學習和課外活動互相協調,發揮作用。
此外,課外活動還要注意對活動的指導和評價,我建議大家選擇課外活動需做出一個計畫。計畫分四類,如才藝、體育運動、技能方面和挑戰類。每參加一個活動,請老師給予記錄和評價。在規定時間裡完成了一定的小時數後,會拿到銅牌,銀牌和金牌。這種有規劃的安排課外活動的方式,才能事半功倍,而這些經歷,才能在申請名校時幫助學生寫出詳實具體,有理有據的申請文書,才能幫助他們進入理想的大學。
最後衷心祝願家長和孩子們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多參與課外活動,在活動中發掘自己的潛力,融入社會,在人生的道路上才能走得更遠,收穫更多。